Huan Tan,公元前23—公元39,西汉末、东汉初的哲学家、经学家,东汉第一个公开反对谶纬神学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字君山。沛国相(今属安徽)人。好音律,善鼓琴,遍习五经,博学多才。西汉成帝时被任为郎;王莽时任掌乐大夫;更始帝时,召拜太中大夫;东汉光武帝时任议郎给事中,因屡陈政见,力反谶纬,未被采纳反被光武帝
视为“非圣无法”,贬为六安郡丞,死于途中。所著《新论》二十九篇已散佚,清人有数种辑本,以严可均《全后汉文》辑本较为完备。其
法律思想为:(1)反对以谶纬为
立法原则。桓谭遍习五经,非毁俗儒,大胆抨击官方宣扬的谶纬迷信,否定天有意志和目的,反对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主张治国方策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国情和民心;
法令所依据的也是体现国情、民心的“仁义正道”,而非谶纬天命。(2)王、霸兼用,“威德更兴”。从治国应“合人心而得事理”的观点出发,他提出了“威德更兴,文武迭用”的法律主张。在他看来,汉代只适宜于用“王道”与“霸道”;“王道”即“先除人害而足其衣食,然后教以礼仪,而威以刑诛”;“霸道”即“尊君卑臣,权统由一,政不二门,赏罚必信,法令著明”。即所谓“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然后政调于时,而躁人可定”。(3)统一法度,禁止复仇杀人。光武帝即位后,他上疏抨击了西汉末年以来法令繁杂、混乱,罪同罚异的现象,主张及时修定旧律,统一法令,使“
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从而达到“狱无冤滥”。针对当时复仇私杀之风日盛,桓谭坚决反对复仇杀人,要求重申法令,严禁私杀,违者重惩。(4)强调断案、执法必须依法科刑,“言语小故”无罪。认为判案“宜如丹青”,即要像画画一样,黑白分明,一丝不苟,又不能阿谀迎奉君主。反对奸吏舞文弄墨,
出入人罪,斥责他们是“所欲活则
出生议,所欲陷则与死比”。反对以言语“小故”、“
过失差错”
定罪,认为如果允许抓住只言片语罗织
罪状,那么事事都可能定为“非所宜言”。反对当时的重刑理论,斥责王莽时期行使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