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ustav Radbruch, 1878—1949,德国
法学家,
新康德主义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学术观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转向
自然法学。曾任柯尼斯堡大学、基尔大学和海德堡大学教授。1920年至1924年,出任魏玛共和国
议员和
内阁司法部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次在海德堡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法学导论》(1907年)、《
法哲学》(1914年初版,1932年第3版)。拉德勃鲁赫以
康德的先验唯物主义哲学为其理论渊源,提出一种相对主义法学。认为
法律制度具有多面性,是由
正义、功利和确定性三种观念或原则构成的,它们相互补充又相互冲突,只强调一个原则就必然会
损害另一原则。这三项原则内容本身是不确定的。在同一种
法律制度中,对这三项原则取向的比重也是无法科学确定的,只能取决于不同政治制度和不同政治信念。从历史上看,专制主义
国家将功利
作为法的主要原则,自然法时代谋求正义原则,法律实证主义则仅看重法的确定性而不顾法的正义和功利的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认为,当这三项原则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法的确定性应占优先地位。战后,他修改甚至放弃了相对主义学说,转向自然法,认为法应具有绝对的价值体系,强调正义原则应占优先地位;并认为法律实证主义关于法律的观点,有利于纳粹政权的暴行。西方法学界普遍认为,他的这一转变标示着他从新康德主义或相对主义转向了自然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