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的判决在
法律上具有几方面的效力,包括对人的拘束力、对事的
确定力和
执行力。判决对人的拘束力,即判决具有确认某一主体应当为一定
行为或者不应当为一定行为的效力。这种效力包括对
当事人、人
民法院和社会的效力。判决一经生效,具有普遍的拘束力,当事人必须遵守,人民
法院不能随意改变,社会应当尊重。
判决对事的确定力是指判决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能够从法律上作出定论,当事人不得再争执,判决的确定力分为形式上的确定力与实质意义上的确定力,也叫形式意义上的既判力与实质意义上的既判力。前者是指判决一经生效,当事人就不得以此法律上的事实提
起诉讼或者提起上诉。后者是指判决确定的实体
权利义务不得争执,不容改变。
执行力是指判决有
作为执行根据,从而进行
强制执行的效力。执行力只是对给付判决而言,没有给付内容的判决,不具有执行力。
确认判决和
变更判决不必执行,也不可能执行。
以上所讲判决的效力,都是针对
生效判决而言。根据我国
民事诉讼制度,准予上诉的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
第一审民事判决,即按
普通程序和
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作出的判决,在上诉
期间15日内,如果当事人不上诉,
上诉期限届满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准上诉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民事判决,即按
特别程序审理案件作出的判决,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民一事判决、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二审民事判决,自判决
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