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法帮网法律百科>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摘要

 一、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依其法定职权而对业已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或者行政赔偿调解书重新进行审理诉讼活动。 
二、 再审案件的确定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63条规定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一) 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主要证据不足;
(二)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 
(三) 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判; 
(四)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三、 再审程序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2年内申请再审。     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经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当立案并及时通知各方当事人;不符合再审条件的,予以驳回。 对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按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作出裁定,裁定应当写明中止原判决的执行;情况紧急的,可以将中止执行的裁定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或者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但应当在口头通知后10日内发出裁定书。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认为原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在撤销原生效判决或者裁定的同时,可以对生效判决、裁定的内容作出相应裁判,也可以裁定撤销生效判决或者裁定,发回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案件和再审案件,对原审法院受理、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错误的,应当分别情况作如下处理:   (一) 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不应当受理的,在撤销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的同时,可以发回重审,也可以迳行驳回起诉;
(二) 第二审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定错误的,再审法院应当撤销第一审、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指令第一审人 民法院受理;
(三) 第二审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人民法院驳回起诉裁定错误的,再审法院应当撤销第一审、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发现生效裁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发回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四) 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五) 依法应当开庭审理而未经开庭即作出判决的; 
(六) 未经合法传唤当事人而缺席判决的; 
(七) 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的;
(八) 对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未予裁判的; 
(九) 其他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判的。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行政诉讼二审程序下一篇行政诉讼执行程序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法律问题,建议您咨询法帮网律师。
咨询法帮网律师
0


发表评论(0)

收藏到:

更多

词条信息

rexinren
rexinre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