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是指
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和
人民法院责令未被
逮捕的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在一定
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
适用监视居住的对象和适用
取保候审的对象相同。通常多在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找不到
保证人或者不能交纳
保证金的时候适用。由于监视居住的强制力度强于取保候审,根据
案件情况和办案需要,也可以直接适用监视居住。
根据
刑事诉讼法第57条的规定,被监视居住的人在监视居住
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未经
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
居所。所谓“住处”,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的合法
住所。所谓“居所”是指办案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给被监视居住人指定的生活居所。如果被监视居住人有正当理由要求离开住所或指定的居所,必须经过公安机关批准。人
民法院、人民
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在作出批准决定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所谓正当理由,是指被监视居住人有治病、奔丧等正当事由。公安
司法机关不得建立专门的监视居住场所,对犯罪嫌疑人变相
羁押。不得在看守所、
行政拘留所、
留置室或者其他工作场所
执行监视居住。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这里的他人是指与被监视居住人共
同居住的
家庭成员和聘请的
律师以外的人。被监视居住人如果要会见他人,必须经过执行机关批准方能会见。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
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
证据或者
串供。
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时,如果发现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上述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情节较轻的,可以予以
训诫、
责令具结悔过。如果是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
法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还应当及时向作出监视居住决定的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报告。
2001年8月6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5项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应当予以逮捕:(1)故意实施新的
犯罪行为的;(2)企图
自杀、逃跑、逃避
侦查、
审查起诉的;(3)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干扰证人作证的
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审查
起诉工作正常进行的;(4)未经批准,擅自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的;(5)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的;(6)经传讯不到案,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经传讯不到案的。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监视居住意见书,经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由公安局局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制作
监视居住决定书和执行监视居住通知书。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监视居住决定书和执行监视居住通知书及时
送达公安机关。
公安
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监视居住的,应当向其
本人宣布,并由其本人在监视居住决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
法律规定的义务,
告知其违反规定应负的
法律责任。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宣布后应当立即将监视居住决定书、监视居住
执行通知书送达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并告知公安机关在
执行期间拟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离开住处、居所或者会见其他人员的,批准前应征得决定机关同意。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经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符合监视居住
条件的,应当依法对被告人重新办理监视居住手续。监视居住的期限重新计算。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解除或者
撤销监视居住。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最后由公安机关负责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决定。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
法定代理人、
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
辩护人认为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提出
申诉,要求解除监视居住。经审查情况属实的,应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监视居住。经审查未超过法定期限的,应当书面答复申请人。
公安司法机关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重复采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